编者按 2020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一周年,经过一年的发展,我国5G网络初具规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上生活”成为新常态,这对5G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助推作用。如今,5G正领衔新基建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5G产业将迎来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全球发展的新时期正在逐渐开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飞猛进,不仅拉动形成一系列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而且带来经济形态乃至人类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以5G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效地将人、机、物连接起来,作为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必将发挥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基础作用,对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等引发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5G商用一年:网络建设速度快、应用探索热情高 2020年是5G商用部署的关键之年,5G正领衔新基建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我国建设了全球最大5G商用网络。2020年6月6日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广电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一周年纪念日。经过一年的发展,我国的5G网络初具规模。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我国已开通5G基站25万个,5G用户4400万。我国5G网络规模及用户数量均为全球首位。相比而言,韩国5G基础数量为11.9万,用户数在600万。美国5G基站数量不超过4万,用户在200多万。中国信通院在国内部分重点城市5G网络测试结果,当前我国5G用户平均下行数据速率超过500Mb/s。 5G开拓信息消费新空间。5G开始逐步走近大众的生活。5G应用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显身手,凝聚了数字化转型共识,加速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在应对疫情危机中,5G远程诊疗、5G智能医护机器人等应用从试验走向实践,为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5G+4K直播、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等应用也在疫情防控隔离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未来两年,5G手机的占比将快速提升至90%以上。预计到2025年,5G手机和流量消费规模累计超过8万亿,其中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将释放4.3万亿元的信息消费空间。5G通过融入到衣食住行娱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孕育更多信息产品和服务,拓展信息消费新空间、新模式。 5G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的5G行业应用正逐渐从单一化业务探索、试点示范阶段进入复制推广阶段。根据中国信通院5G应用仓库的监测显示,当前我国在医疗健康、媒体娱乐、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类的应用数量明显增多,逐渐成为5G先锋应用领域。如港口应用中,可利用5G实现岸桥吊设备的远程控制;矿山应用中,利用5G实现网联自动驾驶;工业生产应用中,利用5G实现AGV自动导引车的智能联网控制。各类企业利用5G机器视觉开展质量监测外,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使企业运营更加智能、生产制造更加精益、供需匹配更加精准、产业分工更加深化。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将放大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5G发展:打造精品网络、繁荣融合应用 当前,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在今年面对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我国应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和5G系统性优势,加速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5G精品网络,突破5G融合应用,将对优化投资结构、稳定增长速度发挥关键作用。 加快5G网络建设,建立全球精品网络。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提升网络供给能力,需统筹布局,完善网络建设政策环境。加快5G网络建设与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布局。加快5G独立组网商用,加快5G供电设施转改直进,开放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站址资源。推动5G网络共享,打造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5G网络。 提高网络供给侧能力,满足行业应用需求。提高5G技术产业对行业支撑能力,推动5G融合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端到端网络切片、行业模组等问题。探索5G专网建设方案,提供满足行业需求的网络解决方案,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研究与试验,推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降低行业网络部署门槛。 提升应用创新能力,促进融合应用落地。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将赋能千行百业,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要创新5G应用商业模式,形成综合解决方案、融合应用标准。推动5G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协同创新,与VR/AR、高清视频、无人机等产业协同发展,与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协同规划。 强化5G应用标准,探索共赢的合作模式。在进一步制定5G及增强技术与产品标准的同时,加快融合应用标准化工作,首先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医疗、车联网等领域融合标准体系与合作机制。建立跨行业的联盟、创新中心及实验室等科研体系与产业协作平台,围绕技术标准、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形成跨行业产业协同,形成“大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