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而优则导,更内行还是更懂资本运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 票房的竞技场,缔造了导演的话语权。近些年国内炙手可热的几位导演,徐峥、吴京、陈思诚、大鹏……恰恰都是演员出身。 徐峥从主演升级为导演的“囧”系列,第一部《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12.6亿元,第二部《港囧》票房16亿元。吴京的《战狼》系列,《战狼2》以56亿元登顶国产电影历史票房冠军。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一部狂揽8.18亿元票房,第二部在今年春节档叫好又叫座,目前已拿下超过33亿元的票房。除了成功打造系列IP的青年导演,其他奋勇上升者也比比皆是,例如大鹏导演的《煎饼侠》曾创造了2015年华语喜剧冲刺亿元票房最快的神话。 这些年轻演员转型为导演后,渐渐开始获得国产片市场的话语权,打造全新的电影市场格局。他们究竟是更内行还是更懂操作? 深度参与创作,对电影工业流程有系统、结构化的感知 演员出身的青年导演们将市场玩得如此娴熟,与他们原本的演员经历,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何天平接受采访时说,他更倾向于从影视工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 伴随整个影视工业日益成熟而来的,是渐趋标准化、规范化的内容生产流程。编剧、导演、表演、摄制、灯光、后期……这一个个工种分工明确,看似只需要管好自己分内的事,但所谓“工业化”,其实意味着不同工种对外要有更好的配合度、对内要有更强的专业度,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标准”内容,尤其是商业片这样典型的电影工业产品。 而演员直接、深度参与了影像的创作环节,成熟演员长期浸润于“批量”生产,因而对整个工业流程有系统的、结构化的感知。 曾有媒体报道徐峥的创作过程,徐峥总是自己先了解大纲,直到能把整个故事讲出来,等讲完回来跟编剧再修改,在做大纲的过程中,他还会和编剧组探讨情节和桥段的可实施性,大纲随之越发丰富。 “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片场较为中心的位置上,他们与各工种的协作、对创作本身的感受,都是转型的基础。过去也有基础,只不过环境没有那么理想。现在的专业化、细分化分工,很大程度上规避演员转型导演后在创作层面的潜在风险。” 就实际状况来说,现在大多数演员转型导演,所承担的角色更像是涉入一定创作的制片人,仅有少数能完全意义上掌控全部创作。 作为资深演员,对资本敏感而熟悉,“观众意识”更强烈 除了对工业流程的熟悉,对资本的敏感度,又是这些演员转型导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优势。 “资本在当前的影视市场中肯定是居于主导位置的一种力量,这不仅是针对这一类现象本身,是对全行业都有影响的。”有专家认为,资本的要素在导演身上可能更集中地体现出来,若他们原本就是资深演员,对于资本的敏感度本就比一般的影像创作者更强,所以在决策“讲什么故事”和“怎么讲故事”方面,对于市场的洞悉会直接作用进来。 “说白了,他们虽然之前没做过戏,但也演过了那么多戏,‘观众意识’是很强烈的。” 青年导演的票房号召力,究竟是专业才能的体现,还是资本运作游戏的胜果? 何天平指出,票房号召力并不完全能与专业导演才能之间画上等号。“一方面票房号召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流量效应不能忽视,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令观众选择性忽略了专业层面的打量;另一方面,对于导演专业性的评价,孤证是不足以说明状况的。即便不是演员转型导演,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观众对其风格和能力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在一系列作品的养成中逐步显露的。” 长年在电影里露脸的知名演员,或多或少自带话题流量,转身成为导演,身份转型的显著性,可能让作品天然沾染上某种“戏剧化”的色彩,进而增添几分关注度。 关注度,直接转化成一部分票房号召力。这产生的影响是两面的,其积极作用是,流量效应或是一种传播的保障,能够有力推进国产电影在影响力上的增量;然而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整个中国电影工业还面临很多关乎专业度的问题,跨界力量的大量涌入,还会进一步消解专业性在创作中的地位,这是值得警惕和反思的”。 “我们看春节档大银幕,是近年来受众满意度和票房数据都比较理想的情况,品相不错的电影也有了票房上的突破,这同样反映出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向好的积极状况。” 何天平相信,资本的力量可以深度介入创作,但创作也不能仅仅是对资本力量的服膺。 系列电影模式的成功,拥有良好观众基础和强劲耐力 在近年来透过商业片市场的检验,几位青年导演各自苦心经营的“系列”受到观众认同:“囧”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战狼》系列……且呈现出后劲十足、持续发力的趋势。 陈思诚就曾公开表达过他的“野心”:“我一直想把‘唐探’做成一个IP,不只是秦风和唐仁两个人。‘唐探’缺的是一个体系,我希望《唐探2》能把这个体系初具规模建立起来。” 接受媒体采访时,陈思诚对“唐探宇宙”的构建和续集创作表现出饱满信心,比如当电影一旦形成品牌系列后,“能按照演员的形象去写台词和剧本,我对他们都很了解,知道这样的桥段放在他们身上会特别有意思,而且存在感会特别强”。 在何天平看来,系列电影模式在国产片中获得成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看到国内系列电影的成功案例其实在少数,而少数里的多数又是出自这些导演之手。这些演员转型的‘身份’,是几个系列电影能持续发力的关键。” 如果一部电影的前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力,续作到来时,观众自然会因为其对前作的贴合度而对它产生更强的认可度。这些电影无论是由于话题还是自身品质,都会产生非常理想的二次传播基础,为观众提供选片的参照。“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看续作并不一定是主动选择,有时候也就是‘顺应潮流’罢了。” 系列电影模式在国外有传统,尤其在工业基础比较深厚的地方,例如好莱坞;相比之下,国内的总体环境还没有那么乐观。目前呈现的理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关乎“人”的因素,而不是电影本身的因素。 “成功的系列电影会有比较强劲的耐力,依托于一个世界观,一种叙事框架,或者一种主要的人物关系,它能生产出许多故事,生产效率也会更高。” 当青年导演的面孔逐渐明晰、发光,国产片电影市场也随之迎来全新格局。新话语权阵营的形成,伴随着流量、资本因素以空前规模涌入,电影品质是否可能因此磨损? 专家对此表示乐观,透过这两年市场的表现,借势“流量”的时代会逐渐过去,电影品质会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中国电影会逐步打造出自己的主流面貌,这种主流可能是政治的、经济的,更多是文化层面的;市场会进一步分化,类型电影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会直接为整个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