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英伟:亚洲电影大奖在国际化上已经先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3-27
“亚洲电影大奖在国际化上已经先走一步”——专访亚洲电影大奖执委会主席王英伟 中新网3月19日电 第十二届亚洲电影大奖17日在澳门揭晓,影片《芳华

  “亚洲电影大奖在国际化上已经先走一步”——专访亚洲电影大奖执委会主席王英伟

  3月19日电 第十二届亚洲电影大奖17日在澳门揭晓,影片《芳华》获评最佳电影,演员古天乐和张艾嘉分获最佳男、女主角。亚洲电影大奖创办于2007年,是由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主办的首个亚洲电影颁奖礼。2014年开始,亚洲电影大奖改为由香港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三大电影节联合举办,评奖范围涉及整个亚洲地区上一年度上映的电影,是目前亚洲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国际性电影奖项之一。

  亚洲电影大奖这一电影奖项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它的评审体系和标准是什么,为何出身香港却冠名“亚洲”…… 亚洲电影大奖执委会主席王英伟在此间接受了记者专访。

  脱胎香港 汇聚三大电影节

  “我在2003年接任香港国际电影节主席,当时我们就谋划怎样将香港国际电影节做大做强。全球有规模的电影节一般都有四个组成部分:电影放映、奖项颁发、影片销售平台、电影融资平台,国际上成功的电影节,例如柏林、戛纳、东京电影节都包含这四个部分的内容。于是我们决定先做一个电影奖项颁发的环节”,王英伟说:“当时我们就希望做成一个亚洲的‘奥斯卡’,而不仅仅局限于香港电影,所以就有了亚洲电影大奖这个名称。”

  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支持下,亚洲电影大奖于2007年诞生,用王英伟的话说,这个初生的电影奖在当时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奖项的“认受性”——“评出来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大家认不认,会不会来领奖?”

  2014年,已连续举办多届的亚洲电影大奖进一步实现国际化,当年,亚洲电影大奖成功携手东京电影节、釜山电影节联合举办。同时,除了颁奖之外,鼓励亚洲电影工业的发展,扶持行业新人,为亚洲电影培育国际性的观众,都成为亚洲电影大奖的目标和宗旨。

  “在结果出来前,我都不知道哪个片子会得奖”

  近年来各类电影节及电影奖项日渐增多,一些电影奖项受到普通观众和圈内人质疑的情形也时有发生。而亚洲电影大奖近年来在两岸三地、以及日韩地区却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公信力,在王英伟看来,严格和独立的评审机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王英伟介绍,亚洲电影大奖主要还是从表演性艺术性方面进行评审,受其他因素干扰较少。在评审机制上,先由各国的电影节推荐各国的电影,评审委员会再对入围作品进行统一评审,评审委员会主要来自电影界,不一定是导演但一定要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我们就邀请了戛纳电影节的排片主任,他看的电影很多,自然有代表性和发言权”,王英伟说:“也会有一些名导名演,比如贾樟柯、刘嘉玲。”

  王英伟表示,由于宣传较少,亚洲电影大奖在大陆普通观众中的知名度相对还比较低,但在影人中的认同度还是很高的,近几年国内都有一线导演和演员参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亚洲电影大奖的公信力。

  据介绍,亚洲电影大奖采取了严格的评审程序,评审委员给出意见后交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统计结果。“在结果出来之前,我都不知道哪个片子会得奖”,王英伟笑言。

  在谈到亚洲电影大奖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时,王英伟表示,亚洲电影大奖的一大宗旨就是促进各个文化电影圈和交流,亚洲各国电影文化多姿多彩,只有不断比较和交流才会有进步,一个国际性的亚洲电影奖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华语地区。

  “亚洲电影大奖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电影奖项,在国际化上也先走一步,我们还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相应的影展等活动,未来也将设计更为立体的电影文化交流方式,向全世界推介亚洲电影。”王英伟说。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